苏红章制作的花灯。 受访者供图
隆德花灯是一门传统手艺,采用纯手工制作,历史悠久,起源于西汉,盛于唐代,到了宋代遍及民间,是中国花灯艺术在西北地区的一支重要流派。在隆德,每到春节,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挂上红红火火的花灯,表达美好期盼,祈愿幸福太平年。为了传承这门手艺,数十年间,苏红章设计花灯无数,近千张草图无一重复。
在苏红章看来,灯架是一盏花灯的灵魂。为了塑造最灵动的造型,在制作每一盏花灯之前,苏红章都要先画出草图,再根据草图,将苇料、竹料或高粱秆弯曲,用尺子精确量好距离,将不同尺寸、不同形状的材料绑扎固定,形成花灯的骨架。
“古老的花灯在骨架处的连接部分一般是用黑、白麻纸搓成纸捻子加以固定,后来为使花灯更加结实,就采用绑丝固定了。”苏红章一边制作花灯一边讲解着传承中的变化。
而变化不仅在于花灯骨架从芦苇、竹竿等变成了铁丝和钢丝,过去用来照明的蜡烛和油灯也被各色各样的彩灯所取代,糊裱花灯所用的纸张或者布匹,现在多采用丝绸、刺绣、绢布等。
说话间,一盏福禄寿三星灯的灯架就制作好了。接下来,就是剪彩纸、糊彩纸,贴流苏等工序,花灯的每处设计、每个细节,苏红章都谙熟于心。在苏红章看来,花灯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,因此在制作过程中,他将福禄寿等元素融入花灯中,让人们在赏花灯的同时感受到来自传统花灯和手工艺人的美好祝福。
苏红章告诉记者,扎花灯不仅是传承手工艺,也是为了留住人们记忆中的隆德。他将隆德的传统文化与花灯技艺相融合,也将这座城市许多人共同的家乡记忆藏进了手中的一盏盏花灯。一本本的画册,是他的人生记忆,也是隆德的城市记忆。
据苏红章回忆,儿时,每逢佳节,隆德夜晚的街道总是热闹的,老老少少在街边列队而站,闹花灯、马社火、舞狮……花灯伴随着传统民俗流转出不同的色彩,这些都是隆德这座城对于花灯的记忆。
“原以为随着时代的发展,老手艺会逐步淡出大众视线,没想到恰恰相反,如今还挺受市场欢迎的。”苏红章说,尽管时代在变化,工艺在进步,但传统手工艺呈现出的吉祥如意没有变,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变,节日的欢乐气氛没有变。(完)
今日小寒|光阴流转,年味渐浓!****** 葵影便移长至日 梅花先趁小寒开 农历十二月十四 迎来小寒节气 资料图:积雪挂在梅花枝上。泱波 摄它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 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表示气温冷暖变化 标志着季冬时节正式开始 十二月节 月初寒尚小,故云 月半则大矣 小寒,冷气积久而寒 天气寒冷但未到极点 资料图:镜心湖岸边树木形成雾凇美景。王金龙 摄小寒大寒,冻成一团 “三九”往往在小寒节气内 此时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 气温也比较低 古人认为 大雁顺阴阳而迁移 此时阳气已经萌动 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资料图:候鸟与升金湖周围山川构成一幅美丽画卷。汪欢喜 摄小寒时节有不少可口的美食 将糯米煮熟 配上炒香的“腊味” 以及香菜、葱花等材料 便是入口香甜的糯米饭 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病痛 冬天需注意养护肠胃 少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适当吃些五谷杂粮 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资料图:图为一匹棕色骏马在雪地里觅食。 苏兴汉 摄外出加强头部保暖 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锻炼身体要循序渐进 白雪飘落,玉树琼枝 酿造的新酒香气扑鼻 与友人围坐在火炉边 品酒赏雪,别有一番滋味 资料图:梅花古寺相得益彰。王东明 摄雪似梅花,梅花似雪 好看的冰窗花与雾凇 是冬日独有的景致 进入小寒 年味也渐渐浓了起来 人们忙着准备年货 写春联、买年画 憧憬着不久之后 那祥和美好的春节 资料图:雾凇美景如画。苍雁 摄小寒连大吕 欢鹊垒新巢 随着时光推移 大自然越来越热闹 春暖花开,春意不远 小寒时节充满希望 人生或许有很多坎坷 但只要意志坚定、踏实努力 终有否极泰来之时 资料图:图为灯笼般的雪中柿子挂满枝头。王三合 摄小寒来临 你对未来有哪些期许? (记者 上官云)
|